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夏鳴同志代表地方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首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市)表彰大會上發言
尊敬的徐紹史部長、各位領導,同志們:國土資源部開展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市)創建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江蘇自然資源短缺,環境容量偏小,人口密度居全國省份之首,國土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高投入、高產出、高負載的資源利用特征,決定了我們必須實施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政策。因此,深入開展創建活動,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對江蘇實現“兩個率先”顯得尤為重要。創建工作啟動后,我省高度重視,通過強化領導,完善機制,創新實踐,有序推進,取得明顯成效。全省106個縣(市、區)全面鋪開創建活動;江陰等5個市受到本次大會表彰。2011年,我省30余萬畝新增建設用地,支撐實現GDP4.8萬億,一般預算收入超過5000億。
一、強化領導,扎實推進,掀起創建熱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羅志軍書記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實現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并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為組長,國土、發改、監察等11個省直廳局負責同志參加的創建活動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分工。全省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都相應成立了組織機構和工作機構,構建了以政府為主導的三級組織領導體系。
全省上下廣泛宣傳。針對領導、基層和社會不同層面,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各類媒介,在全省迅速掀起創建熱潮,營造“人人參與創建,層層推動創建”的濃厚氛圍。在省廳網站開辦了28期“保障科學發展,保護耕地紅線”專題訪談,把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納入全省三級干部教育培訓活動。各創建單位通過各種形式,走進機關、企業、學校以及市民家庭,增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社會認知。
創建活動有序推進。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了“一年啟動試點,兩年全面推動,三年深入提高”的創建目標。細化工作方案,把創建對象擴大到全省所有縣(市、區),把創建評判標準分為達標和創優兩個層次,把創優分為省級創優和全國創優兩種類型。對獲得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的,給予用地政策等方面獎勵。加強跟蹤指導,編印培訓教材,對700余名業務骨干進行專題培訓,解讀實施方案和評分標準,并結合檢查考核實地指導。召開創建工作現場會、觀摩會,及時總結推廣創建經驗。
二、多措并舉,積極創新,推進節約集約以科學規劃引導節約集約。科學編制土地和礦產資源利用規劃,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和全省撤鄉并鎮,提出“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通過集中布局實現集約發展。
以嚴格供地實現節約集約。實施土地利用計劃大項目省、市(縣)配套“點供”,提高項目用地投資強度。結合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與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安排,把資源集約利用度作為供地依據。加強建設用地批后監管,對閑置土地實行強力征收、強勢分割、強制收回,加快開發利用進度。
以考核指標倒逼節約集約。把“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及下降率”列入黨委、政府考核體系。組織修訂用地指標體系,切實提高用地門檻。近期,在充分論證基礎上,我省將再次上調蘇南、蘇中、蘇北地區工業用地投資強度,要求每畝分別不得低于350、280、200萬元,且畝均產值不低于520、320、220萬元。
以改革創新鼓勵節約集約。在創建過程中,鼓勵各地通過方法創新、大膽實踐,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完善,實現因地制宜、創有實效。昆山市提出的“企業投資要有強度”等“八個度”,江陰市提出的“科技管地”等“十八法”,創新了節約集約用地模式,引起各地廣泛關注。金壇市按照“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的思路,使礦山規模化開采、集約化利用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以有效集聚資源推進節約集約。創新設計“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通過轉變現有資源失配格局、轉變傳統農耕作業方式、轉變固有農村散居模式、轉變既往城鄉發展路徑“四個轉變”,推動實現農村耕地資源、建設用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需求與服務資源“四大積聚”,加速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目前,這一工程已覆蓋全省13個地市,共有51個項目區,涉及土地規模98.48萬畝,計劃新增耕地14.19萬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18萬畝,惠及農民逾百萬。
三、政策引導,制度保障,形成長效機制 創建中,我省著力加強政策引導,推動形成節約集約用地長效機制。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定》、《關于建立科學發展評價考核體系的意見》,省人大頒布實施《關于限制開山采石的決定》,從政策層面上將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納入重要工作體系。省廳制定了《江蘇省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試行)》等20多項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考核制度;建立全省建設用地控制指標體系,規定了各行業用地標準和建設項目節約集約用地標準。南通市出臺《關于加強工業建設項目集約用地管理的意見》,徐州市出臺《關于加強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全省各地節約用地導向正確,意識增強,行為自覺。
各位領導,創建活動以來,我省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部要求、與兄弟省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按照徐紹史部長的要求,虛心學習各地的成功做法,不斷豐富創建內涵,深入推進創建活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