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學畢業生就業季。來自沙溪鎮的小吳到7月份畢業,不過他現在卻很淡定,“我在一家德資企業見習,見習期滿后就簽訂了合同,一畢業就可以報到上班了。”小吳對自己就業崗位感到滿意。 我市像小吳這樣的畢業生還有不少。市人社局一份報表顯示,去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7.10%。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何以這么高?市人社局就業處相關人員認為,這得益于積極集聚社會資源,夯實平臺支撐點,全力推進大學生就業工作。 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全方位就業,我市先后建立了六項政策制度:一是應屆及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登記制度,通過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全面掌握轄區內畢業生的基本狀況;二是免費擇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在社區平臺向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擇業意識、就業準備、適應職業等指導宣傳;三是社會保險補貼制度,各類用人單位錄用本市戶籍應屆或特困家庭大學生,可享受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全額補貼(應屆生2年、特困生3年);四是建立“大學生見習基地”制度,對安排大學生見習的基地單位,見習生活費按公益性崗位的補貼標準給予補貼;五是公益性崗位扶持制度,凡在公益性崗位錄用大學生的用人單位,給予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六是創業促就業制度,大學生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并實施創業的,可申報一次性2000元的創業就業補貼,還可申請“小額擔保貸款”。 我市建立了三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形成了市人力資源就業服務管理處,鎮(區)勞動保障所(分局)、社區(村)勞動保障服務站三級就業服務網絡,并實行專人負責、資源共享、業務互補。面向廣大大學畢業生建立了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群,以市人力資源市場為中心,以鎮(區)分市場為主干的人力資源市場群,實行全免費服務,為大學生就業搭建便捷、高效、規范的服務平臺。與此同時,利用全市所有社區(村)服務站,即時發布招聘信息,大學生就近獲取就業與培訓信息,接受就業指導。經行政許可,我市設立了20多個民辦職業介紹所,成為公共職業介紹的有益補充。 有些大學畢業生不是不想就業,而是就業能力不足,導致就業無門。市人社局設立職業能力測評中心,為大學畢業生開展免費職業能力測評,有針對性地提升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對應屆高校畢業生和“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及SYB培訓。若大學生自費參加本市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證書,還可享受相應的培訓補貼。 創業就是就業。我市引導大學生多元化創業,先后設立了現代農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基地、花信緣·創業園女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為大學畢業生創業提供優惠條件。 太倉廠房網-太倉廠房出租-太倉廠房出售 http://www.tcdc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