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近年來,我市在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始終重視抓好法治建設,特別是公共法律服務。2011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啟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從太倉首創變為全國實踐,滿足了廣大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健全了基層社會治理法治體系,也有效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回顧7年來的探索實踐,我市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做到了“站得高、望得遠、沉得下、方式活”。 “站得高”——高度重視,一抓到底。2011年7月,正式提出公共法律服務概念。市委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7年來,我市緊扣目標、久久為功,把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出臺了6個方面的政策文件,并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納入全市績效考核范圍,促進了公共法律服務事業全面快速發展。 “望得遠”——統籌謀劃,服務大局。堅持把公共法律服務作為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公共法律服務水平作為衡量地區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著眼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公共法律服務為統領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引導專業法律服務力量廣泛參與百姓維權、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矛盾糾紛化解、重大突發事件處置等領域,為全市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沉得下”——以人為本,貼近需求。把公共法律服務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將公共法律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工作中堅持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在服務內容、形式、手段上不斷創新,著力增加公共法律服務的有效供給。始終瞄準均等化目標,率先推行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實施模式,給更多群眾帶去了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主動將公共法律服務的成效,交由群眾評判、接受群眾監督。 “方式活”——多元供給,多方參與。在“政社互動”的基礎上,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公共法律服務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在強化黨委、政府組織協調的基礎上,發揮太倉社會組織數量多、社會力量參與氛圍濃的優勢,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政社互動”和法治政府、法治市場、法治社會一體化推進的格局,促進了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方式多元化。 今年8月1日,根據上級部署要求,結合太倉實際,我市出臺了《關于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公共法律服務改革工作作出新部署,旨在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更高層次、更高階段邁進。我們將科學設置公共法律服務消費指數,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表達機制,豐富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努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水平。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側改革,通過啟動“公共法律服務聯合體”建設、創新民主法治村建設生態指標體系、實施“社會司法”促進計劃等工作,不斷增強法律服務供給能力。抓好家庭公益法律顧問、“公共法律服務+人民調解”、新市民法治俱樂部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功能。建立“誰執法誰服務”的公共法律服務責任制,積極構建政府主導的多元供給機制,建立健全以群眾滿意為導向的評價機制。 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公共法律服務是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完成。展望未來,全市上下要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進一步履行好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不斷完善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人民群眾需求相匹配、具有太倉特點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努力為我市“兩聚一高”實踐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使公共法律服務成為太倉法治現代化的核心競爭力。 太倉廠房出租、出售上太倉廠房網(www.chagu8.com) 聯系電話:18952423133 張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