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城廂鎮村集體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8個村的村級穩定性收入全部超過了500萬元,其中5個超過了千萬元,平均達到1181.79萬元。 城廂鎮共有8個村和村改社區,去年,其穩定性收入總額達到9454.32萬元。其中,東林村的穩定性收入達到了2284.11萬元,繼續領跑各村;電站村、偉陽社區、太豐社區、永豐村的穩定性收入都超過1000萬元。以往經濟相對落后的萬豐村、新農村的經濟總量雖與東林、電站等村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都實現較快增長,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去年新農村的穩定性收入從前年的540.7萬元上升到588.0萬元,增幅達到了8.75%;萬豐村的穩定性收入去年突破了700萬元整數關,再上一個臺階。 村級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秘密在哪里?日前,記者前往電站村探營。雖然已是歲末年初,但電站村里還是一派紅火景象:草莓棚里當季水果草莓果實累累;中午,電站農莊里吃飯的游客坐得滿滿當當。電站村一直是城廂鎮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的村之一,去年的穩定性收入在原來高位運行的基礎上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從前年的1552.85萬元增長到去年的1719.94萬元,增幅達到了10.76%。 這主要得益于村里的特色林果產業、休閑旅游產業的齊頭并進。電站村相關負責人表示,穩定性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大塊,一塊就是與上海巴士、太倉交運以及蘇州的一家貿易公司聯合成立了白玉蘭公司,從而進一步拓寬了電站村林果等農產品在上海、蘇州等地的銷路,合作伙伴拉來的農產品訂單量都很大,基本都在千箱以上,很多都是三四千箱;另一個方面,電站村加大了與上海、蘇州旅行社的合作,游客量大增,也帶動了農產品銷售和餐飲消費。去年電站村還新建了田園驛站、房車基地等新項目,相信今后農旅休閑路會越走越寬,村里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我們對今后的發展也很有信心!”新農村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村級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村級合作農場的發展。一方面是流轉的土地又有了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近兩年農田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改造,農業發展的基礎更好了,農作物的產量也更高了。去年村里還建成了糧食烘干中心等配套設施。今年將進行農田高標準改造,合作農場發展的基礎會更好。 今年,城廂鎮將堅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強村富民方面探索出更多亮點和特色,主要的舉措包括鼓勵扶持村集體主導的適度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水平,壯大村級經濟,夯實農村居民增收基礎;建立健全與土地流轉相關聯的利益補償機制,適度提高農民分紅收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村民從村集體發展中受益更多;抓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促進高水平就業、創業。 |